六类、七类、光缆,谁能笑到最后

  随着全球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快速通信的需求,对网络速率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网络的通信平台 综合布线系统的带宽也在不断增加。综合布线系统现在已经由5类发展为超5类,目前6类、7类也正逐渐为用户的首选产品,以太网应用也从支持十兆以太网到现今的万兆以太网。

综合布线技术不断发展,传输介质也在不断的更新,现在的产业格局越来越复杂,甚至可以用战国时代来形容。从最初的同轴电缆到现在的双绞线,欧洲的屏蔽系统与美洲的非屏蔽系统之争,一大批的光缆技术提供商使光纤技术与光处理技术不断成熟,用户使用光缆接入的成本不断降低。那么到底谁能主宰未来的综合布线市场呢?

首先让我们简单地看一下现有的综合布线系统中可供选择的传输介质:Cat.5e非屏蔽、Cat.6非屏蔽、Cat.5e屏蔽、Cat.6屏蔽、Cat.7STP屏蔽、OM1光纤、OM2光纤、OM3光纤、OM4光纤、单模光纤。

从以上几种传输介质来看,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中,可综合为四种基本选择:

(一)是超五类布线,可支持百兆和千兆以太网;

(二)是六类布线,可支持千兆和万兆以太网;

(三)是七类布线,可支持万兆以太网及未来40G或100G以太网;

(四)是光纤布线,理论带宽为10T,被认为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终极的传输介质。

因此,在现在大多数的工程项目中,都会使用光缆作为主干传输介质,其他子系统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选择。

回顾前几年的市场表现,超五类布线,占据市场份额的50%以上,而六类布线仅占市场份额的30%多,其它光纤和七类等布线约占10%左右。大部分用户还是选择5类和6类非屏蔽系统,施工简便,技术成熟,又能满足大部分的网络需求。ANSI/TIA/EIA568-B铜缆双绞线6类标准终于正式出台,众说纷纭的6类布线市场终于有了 说法 ,用户心中也多了一把 标尺 ,使6类标准发展方向更为明朗化。六类作为非屏蔽布线系统极限,可提供高于超五类2.5倍的带宽及100MHz时高于超五类300%的PSACR值。用户今天已经可以选择一套真正的六类系统,因为六类布线标准在许多方面做了改善,已经可全方位满足不断增长的未来数据和视频应用的要求。

大部分用户反映,他们今后会考虑6类系统,甚至是更高级的系统解决方案,只有少数用户表示他们会继续使用超五类系统。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250MHz的物理带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只是时间问题,人们迟早会追求一种更高的系统,以满足更高的要求,而七类就是这种系统,它能够达到600MHz,甚至更高的物理的带宽,传输速率能够达到万兆,极大地扩展了局域网的功能。

七类系统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系统,虽说还没有七类标准,但是从一些知名厂家的研发力度和新产品发布来看,目前的七类系统,其性能已经超过了七类草案对于连接器、电缆、链路和信道的要求。除此之外,

那些对于七类系统持悲观态度的人认为:

1)七类电缆及连接器的制造厂商不能满足七类系统的要求。

2)人们在安装一套新的七类系统之后不能保证该系统在整个范围内都运行良好,因为还没有一部能测试所有带宽范围的测试仪。

其实目前已经有手持的局域网测试仪用以进行七类系统的全频带范围测试(0-600MHZ),其最大测试带宽高达750MHZ。有了这些新型的测试仪,线缆安装商和最终用户将来不会仅仅依赖于线缆和连接器制造商对于其产品600MHZ带宽的承诺。目前,每个链路都可以在安装后单独验证,满足了制造商、安装商和最终用户的需求。所以,让以上两点担忧不复存在。

而其实光缆的优势远没有那么明显,有些人会认为光纤系统可以给人们带来足够多的带宽,并且光纤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是,如果考虑到光纤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卡的成本因素,光纤的价格优势就会很快地丧失。

综上所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从价格的可接受度,还是客户对技术的综合要求,六类系统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而七类系统和光缆之争早已悄悄拉开序幕,谁将占据主动,谁能主宰综合布线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k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