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17年机器人将在养老健康等领域广泛应用 2016年09月19日11:06 来源:|
北京市计划到明年,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养老健康、文化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能给我们的生活做些什么?科技发展到了今天,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北京市计划到明年,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养老健康、文化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按摩防疮”床椅一体化
机器人开始试用
相对工业机器人而言,服务型机器人算是机器人家族中最年轻却又充满活力的。受益于传感器、、云计算等技术对人工水平的推动,服务机器人得到了迅猛发展。
面向人口老龄化等热点社会问题,以及医疗与教育等百姓密切关注的社会需求,北京市科研单位已研制出一系列服务机器人,并在养老助残、医疗康复、家庭服务、教育娱乐、公共安全等领域实现应用。例如,在养老助残领域,北航研制的床椅一体化机器人,可满足卧床老人“按摩防疮、生理监测、进餐吃药、情感陪护和开门取物”等护理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功在四季青敬老院试用。
3D打印髋关节
假体植入超过700例
骨科脊柱肿瘤、严重髋关节疾病等常会在治疗过程中面临严重的骨缺损需要修复,常规假体无论是规格、形状以及力学支持都不能满足个性化的要求,因此多数治疗效果不佳。同时,我国骨科植入式市场长期为国际巨头垄断,国产厂家由于缺乏原研设计及制造工艺落后,一直处于模仿跟随阶段,只能生产低端产品。
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合北京大学工学院等产学研团队,从2009年开始围绕临床疑难疾病,提出新型设计思路和手术治疗方案,利用3D打印,特别是金属3D打印技术,研制生产脊柱和关节个性化、规模化植入物,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项目组已经完成3项3D打印骨科植入物的临床研究,其中2项已经通过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审评,获得注册,分别是3D打印髋关节假体和椎体假体。这也是我国目前两个经过临床验证注册成功的3D打印植入式骨科医疗器械,其中椎体假体是世界首个获得注册可规模化生产使用的3D打印椎体产品,这标志着我国在3D打印植入物研制方面进入到产业化阶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截至目前,髋关节假体已经植入超过700例。在个性化植入假体方面,2014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刘忠军教授植入世界首例3D打印定制人工枢椎治疗恶性肿瘤获得成功,迄今已经完成了6例同类病例均获得成功。
另外,北航研制的创伤骨科机器人,已获得医疗产品注册证,并在天智航产业化。北航研制的脑外科机器人,预计年末获得产品注册证,并进行产业化。
陪护机器人
进入市民家庭
在家庭服务和教育娱乐领域,北京市科研公司推出了“爱乐优”小优家庭陪护机器人并上市。
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北京市的高科技还发布了类人型商用服务机器人——优友,国内第一款可量产的大型服务机器人,是继日本软银Pepper机器人之后,全球第二款可真正商用的机器人产品。优友身高1.28米,经3年全力研发,在深度语音交互、人脸情绪识别、运动控制、自动避障等方面,可以运用到语言教育、导览、、迎宾等场合。目前,这款国内首个类人型商用服务机器人已实现量产。
责任编辑:姚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