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2016 移动支付的那些事儿

  十多年前,你是否幻想过这样的场面:出门不带钱包,只要用手机一靠就可以为餐费买单;商场购物时,无需现金或刷卡付款,只要手指一按就能结账,钱包已经退出生活大舞台,而这些在现在都已成为了现实。

  2016移动支付市场几多变革,而随着华为小米先后入局,这也标志着继苹果和三星之后,中国手机厂商也已开始进入移动支付市场,再加上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扫码支付方式,今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出门可以不带卡、不带现金,只带一台充好电的手机,就能方便地购物消费了。

       那么,同样是刷手机,几种支付方式的特色与优势有何不同?小编就用户体验中几个“关键点”来说说2016移动支付的这些事儿。

  便捷性:“一碰即付”成各大平台标配

  相比传统的“钱包”付款方式,电子钱包式移动支付依靠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支付效率。摆脱掉厚重的钱包,便捷支付成为了各大厂商推出的移动支付的共同特点,而这也是移动支付获得用户广泛欢迎的最重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三星的SamsungPay和苹果的ApplePay率先掀起了一股移动支付潮流。它们作为集智能与便捷于一身的移动支付平台,不论用户身处何处消费,只需拿出手机,简单操作几步就能轻松完成支付。近期Huawei Pay和Mi Pay推出后,用户消费时,也只需靠近POS机就能验证指纹,能轻松快捷的完成支付。

  各大移动支付都主打便捷应用,谁的流程更符合用户支付习惯就更能凸显用心。小编认为,使用Samsung Pay时,无论手机处于“息屏,锁屏或主屏幕” 状态下,都能从主屏幕键由下往上滑动启动支付界面,而且,左右滑动就能选择相应的银行卡或支付宝二维码,之后一秒验证即可完成付款,方便而且快捷,更符合用户支付习惯。

  适用性:技术发力,Samsung Pay适用更广

  虽然这些支付方式都是通过手机来完成支付,但是技术上却不尽相同,尤其是Samsung Pay在技术上可谓是更加高端。Samsung Pay是基于NFC与MST(磁信号安全传输)技术的移动支付,相比我们熟知的Apple Pay以及近日先后上线的Huawei Pay和Mi Pay多了MST技术的支持。

       如果我们把手机比做如今的银行卡,那么Apple Pay就是一张拥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只能在约30%左右的POS机上使用。而Samsung Pay则相当于一张普通的银行卡,市面上绝大多数的POS机无论新旧都能自如使用,就好像双通管道一样,这使用户的适用范围大大拓宽了,无疑,在消费体验上也便更胜一筹。

  多元化:联姻支付宝,三星华为Pay出个性

  移动支付在迅猛发展的同时,符合用户更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支付选择的移动支付平台无疑具有优势,这也推动着诸多智能终端厂商去积极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例如三星就早早和支付宝达成合作,推出扫码支付,后期Huawei Pay也选择与支付宝合作。本以为“闪付派”和“扫码派”一触即发的争夺战,不但没有打响,反而因为爆出的合作消息,掀起一轮移动支付融合的浪潮,也赢得了更多用户的追捧。

  常规的扫码支付,需要唤醒屏幕、查找应用、进入应用、调出支付界面,操作相对烦琐。相比之下,通过支付宝与Samsung Pay、Huawei Pay的合作,在未改变用户支付习惯的情况下,进一步缩短了用户的支付时间,如在支持Samsung Pay的机型上,用户只要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就可以调出支付宝二维码支付界面。

       同时,这种支付方式也支持在锁屏、黑屏、主屏幕等各种情况下开启,而且支付时不用联网,这无疑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眼球,也为Samsung Pay用户带来了更超值的体验感受。

  新型交易工具的诞生颠覆了传统,当我们带着好奇、惊讶的目光走近它们时,这些新产品也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2016作为移动支付元年,各家强势推出的移动支付,各有所长并迅速优化着我们的生活,相信,未来的“电子钱包”,一定能带给我们更多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