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据中心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图文)

  我国数据中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可穿戴技术和大数据等趋势的推动下,带宽需求不断增长,企业对于数据中心的认识、构建和规划也正在发生转变,数据中心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已经开始。

  一、 我国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数据中心是指在互联网上提供的各项增值服务,具体包括申请域名、租用虚拟主机空间、主机托管等业务。数据中心是一整套复杂的设施,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例如通信和存储系统),还包含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装置。

  根据IDC圈的300个样本,我们发现数据中心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及一线城市。在这300个样本中,53个数据中心属于北京,占总数的18%。广东有50个数据中心,占总数的17%。上海有31个数据中心,占总数的10%。

  在选取的300个样本中,三大运营商占据了主流机房的69%,第三方IDC运营商占据主流机房的31%。

  在176个项目样本中,3000-10000万元投资额的项目在主流项目中占比最高,投资额小于3000万元的项目占比24%,投资额大于10000万元的项目占比31%。

  在172个主流项目样本中,约68%的机架数在100-1000之间。机架数小于100的占19%,机架数大于1000的占了13%。

  二、数据中心行业价值链

  建设一个数据中心过程复杂,成本极高。首先需要建设数据中心的企业需要招标来寻找数据中心的设计方以及承建方,然后承建方再寻找设备供应商提供基础设备等。建成的数据中心一部分是企业自用,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是IDC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租赁等服务的。

  目前主要的设备供应商有以下几类:

  基础设施(制冷、电力、综合布线、监控安防):施耐德、康普、西蒙

  机房设备(服务器、存储、路由器、交换机):IBM、思科、EMC、联想、华为、浪潮等

  网络建设(专线,裸纤,英特网,电话线,BGP接入):英特尔、思科、锐捷

  承建公司是指例如北京捷通、浩德科技等数据中心项目承建公司。

  IDC运营商包括基础电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以及第三方IDC企业(世纪互联、万国数据、唯一网络等)。还有一些企业会建设自用的数据中心,例如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雅虎),金融、保险、证券类企业,电信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以及MNC&大型企业(中石油、家乐福、FedEx)。

  三、我国数据中心发展趋势

  3.1 我国数据中心发展呈现大型化趋势

  近年来,我国每年建成的机房中超过3000平米的机房数目逐渐增多,小于3000平米的机房数目逐渐减少。

  我国在2009年以前建成的主流机房都小于10000平米,直到2009年开始有占地大于10000平米的机房。在2011和2012年,每年建成主流大型机房(3000平米以上)12个,其中约一半大于10000平米。2013年,主流大型机房的建成数量和前两年相比明显回落。预计近几年3000-10000平米的机房和10000平米以上的机房数量将保持稳定。

  3.2 三大运营商仍是数据中心的主要建设方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强数据中心的建设,为打造云服务提供支持。

  中国电信在IDC领域处于领导地位,超过330个数据中心,占全国50%以上的份额。2015年,中国电信将启动IDC承载专网配套波分网络建设工程的新建部分,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杭州、南京共8个城市的本地延伸系统,各城市分别新建一套80*100Gb/s波分复用系统。在此基础上,中国电信还将会在ChinaNet、CN2两张全国骨干网的基础之上,打造第三张全国性骨干网络,主要用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节点互联,助力电信打造面向未来的云服务提供商。

  联通、移动也发力大数据中心。目前,中国联通呼和浩特云数据中心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截至2015年初,已安装5634个标准机架,建设规模已经达到大型数据中心的规模。

  3.3 从信息存储转变为计算和按需访问

  前几代数据中心侧重于信息存储和灾难恢复,需要将备份存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数据恢复。如今,数据中心已经把重心转向了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按需访问。移动和可穿戴技术的兴起,对网络延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消费者和企业用户都期望能按需访问云端数据,就像访问本地数据一样方便快捷。这就要求数据中心分布得更广、更靠近用户。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要实现这一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云计算。

  3.4 增长领域

  未来,数据中心需要变得更加高效,并可实现更高的密度。从服务提供商和托管商的角度来看,分布式计算服务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入网点(PoP)数据中心将迎来一波增长大潮,为服务提供商的内容交付网络提供支持,并促进网络虚拟化和软件定义网络的发展。随着入网点和托管领域的发展,服务提供商之间需要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互联和协作。

  3.5 将计算能力部署到每个角落

  未来一年,将计算能力部署到整个网络这一理念将迎来大的发展。服务提供商希望将尽可能多的计算资源部署到整个网络,以便减少数据传送到最终用户前需要经历的”跳跃”数,从而降低延迟。数据中心内存储的不再只是一些信息资料,而是出现了许多用于管理和分析所存数据的算法。为了更高效地使用数据,亟需降低网络延迟。

  3.6 结合使用DCIM和ITSM

  构建数据中心时,关键在于如何将机房建设得更加高效。效率低下的数据中心会成为企业的负担。企业需要准确地知道各个设施的位置、使用率和用电量。在数据中心内,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效率低下,都会导致高昂的成本。因此,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对于保障数据中心顺畅运行至关重要。

  在将计算能力部署到整个网络的过程中,模块化数据中心发挥着重要作用。超大规模服务提供商正趋于在蜂窝基站部署模块化数据中心,以便让计算资源更加靠近消费者,同时在关联的地理位置部署规模适当的数据中心,从而降低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