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广州站的活动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本届峰会广州站分为A、B两场,A场主题为“智能建筑技术趋势论坛”,将由著名专家、知名品牌分别围绕现今的智能建筑创新技术与应用作精彩演讲,同时一起展望智能建筑新趋势与发展前景。
以下是上海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赵哲身先生演讲实录:
上海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赵哲身
赵哲身:我今天的发言跟以往的风格不一样,我想谈一些趋势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听起来有点虚,但是其实物关系到我们行业的发展方向,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
我想讲六个问题:
第一,IT巨鳄介入智能建筑,“狼来了,我们怎么办?”
第二,移动互联网的影响。
第三,无中心、扁平化的架构。
第四,城市级能耗监测系统向区域综合管理发展。
第五,建筑能耗监测中心必然向能量管理平台发展。
第六,分布式的微能源。
最近在IT行业发生的一些兼并,对我们智能建筑行业是有所振动,我们来分析一下,大颚的兼并历程。
谷歌兼并历程,04年收购交通分析,地图分析。08年谷歌 Map卫星升空,提供谷歌 Earth,2013年收购Waze地理定位。07年开发基于Linux的手机安卓,2012年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通信领域。2012年收购Quickoffice移动办公应用。我们现在说移动互联网的影响,早在07年谷歌就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
09年收购视频压缩,2010年收购视频系统平台,2010年收购了GIPS视频与音频压缩,2011年收购Green Parrot Pictures数字视频,2011年7月收购人脸识别。跟我们有交际的就是安全防范系统,早在好几年前谷歌已经具备进入我们安防系统的能力。
2012年10月,收购面部、收拾辨识,2013年收购神经网络云计算等等传感器。还收购了风力涡轮发电。2013年收购法国系统优化。对我们行业有所振动的,前面这些都没有对我们产生振动,对我们产生振动的是2014年用32亿美元收购一个非常不起眼EST公司,它是生产智能恒温器的公司,具有远程控制的功能。谷歌的这个举动,开始在我们行业引发小小的地震。
分析它的收购历程,十年来谷歌已经完全具备进军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的技术条件。
Honeywell和Apple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苹果首批合作伙伴,Honeywell发布了一款智能恒温器Lyric,能够记录用户的室内恒温数据,大家可以分析它的战略意图。小米注资Ihealth为,定制版智能血压计,可穿戴儿童定位卫士,百度投资无线通讯,最近马云上市后,在和海康威视合作,现在已经形成滚滚洪流,已经不是孤立的世界,而是IT业进入我们智能建筑领域的滚滚洪流。最近我一直在关注IT对我们行业的渗透,我从事毕业研究,建筑节能研究的,大家仔细分析一下,国外主流平台的发展历程,原先都是私有的,最后都在上层。安全防范系统,从第一代的模拟,到第二代的复制,一下子上升到数字安防系统,对安全防范系统造成的革命,这大概有五六年的历史。现在已经形成了一股洪流,就是“狼来了,我们一群羊怎么办?”在建筑智能化领域,20几个系统,过去都是自成体系的,现在面对这种形式怎么办?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特别是企业的董事长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对建筑智能化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大家实际上已经深深的卷入其中,这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同比增长81.2%。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约4.5倍,接近6千亿。截至2014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38亿户,智能手机3.54亿。
代际分期,我不想详细的去讲,我们来看4G,它的带宽是50兆、100兆,它的典型应用是高清版,所以我认为目前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趋势,移动互联网要大规模的取代智能建筑的各个系统还不可能,目前我认为不可能,它只能说是渗透,因为它的带宽还是50兆、100兆。整个应用不光是给我们用的,要整个蜂窝状使用。移动互联网基本特点是用户体验至上,能够定位搜索和精确数据库功的服务,必定将手机提升到改变世界的境界。市场占有率让你有更大的话语权和议价资格,业务创新能力则决定了自己的“实力”。
对我们智慧城市来说,对智慧旅游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从智慧旅游的服务模式看,它建立了游客和政府管理部门和景区运营商和旅游服务商,我们通过手机通过移动终端,对游客、导游,支付电子的票券等都会产生根本的影响和发展,这个我就不多讲。
第三,未来的无中心、扁平化的物联网架构。
大家都知道,物联网和政府现在推行的智慧城市相结合,不久前清华大学江院士(音)请我参加研讨会,对我的震撼也比较大,它有四个团队,其中一个团队研发了一个网格式、扁平化的结构,这张图这一部分的内容,实际上它的产权不是我的,是清华大学的。它就是这么一个架构,一个网格化的架构。既然网格式,它像一个什么样,刚才那张图是平面的,实际上这是一个模仿架构,我在平面是这么一张网,我在楼层还有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是每一个节点的六位联系,所以它是一个网格式的像模仿一样的架构,既然是这样,我用一句最通俗的话说,我们现在25个子系统是独立的,是垂直的结构,上面是IBMS或者BMS(音)的一个平台,下面是25个系统也好,15个系统也好,是垂直的架构。随着物联网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产生一种把原来25个垂直系统完全摧毁,形成一个扁平系统。但是大家知道,这种扁平的系统和线性的所有规范都是矛盾的,所以我说不久的将来,是五年还是十年不清楚,但是必然是它的一个发展趋势。为什么这么说?大家知道现在硬件嵌入式系统,实际上它的成本越来越低。按照清华大学的理念,每个房间一个节点,另外主要的核心设备,比如说BA的冷源,可能是冷源一个节点,冷冻泵传输系统一个节点,冷却泵传输是一个节点,由于是这样的网格结构,分布式的计算就可以发挥威力了,我们原来都没有采用分布式计算的优势,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消防系统,肯定今后不是格力的,也在扁平系统里,因为现有的规范,将来肯定会打破的。我们现在消化系统,我们很难搞清楚,火的发生点在什么地方?我们是无法搞清楚的。逃生的人其实也不知道优化,你在我这位置,我现在这个会场起火了我要逃生,我朝什么方向逃不知道,而通过分布式计算,我们就可以指出一条你所在位置最优的逃生通道。又比如说人流量,现在是视频技术的一个大问题,18%、17%,或不容易找到一个5%、3%,我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要去用了、验证了才知道。分布式计算,它就能够,因为这个地方某一个入口,这里进去一个人,要不待在这个房间,要么就是相邻的出口出去,所以通过相邻的,因为这是高度相关的,通过相邻的节点相关性计算,我们就很可能得到准确性的人流量。任何一点,比如说这个门进来一个人,通过相邻节点的相关性计算,就能得到很准确的结果。我以比较简单的例子说明扁平化的物联网的架构最后会产生很深的影响。
我在北京讲的是智能化对控制的贡献,比如说传输系统可以节能贡献率百分之多少,某一项专利可以节能百分之多少,末端节能多少,我为什么为了广州的会议专门做了一个PPT,把我最近一年来的思考带来,因为广州这个会的题目就是“发展趋势”。我认为,企业的掌舵人必须思考这个问题,不然会死得很惨。马云为什么现在能够那么好,就是因为他看到了方向,看到了技术。
第四,我们现在全国大概投资了五六亿在建设城市一级的能耗监测系统,上海大概投资四五亿,全国肯定是很多的。上海已经建成17+1的区级平台和市级的平台。现在已经获得了大数据,但是这些数据仅仅用在什么地方?仅仅用在能耗的监测上,而且主要是电量的监测。美国就不是这样的,我认为自从城市一级的能耗监测,有可能向综合治理发展,这个是美国曼哈顿的一张地图,描述了每一栋房子、每一个区域人流的密度,美国的警察局根据能耗的密度确定重点治安的对象,所以我们现在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城市能耗监测系统,将来会向综合治理发展。
美国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状况怎么样,因为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关注建筑,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已经300多个了,在我看来300多个已经不是试点了,而是推广,从我专家的角度我绝对不认同,试点就30个,已经多的不得了。贝斯(音)的话来说,智慧城市的热潮主要在亚洲,特别是中国,我们美国主要搞城市能源优化管理。
第五,建筑能耗监测中心必然向能量管理平台发展,两者在标的、业务层次、数据类型和采集频度上的区别,近年来,国内开发的与公共建筑的能耗有关的监测平台至少有一百多种,其中97%是能耗监测平台,而不是能量管理平台。原因是全社会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和技术储备目前还没有到达建筑能量管理的高度。政府一级能耗监测平台以获取实时、可靠的建筑用能设备统计数据、进行能耗总量分析、获得各类别公共建筑的用能基准为目的,优化建筑用能的宏观管理;针对单一建筑或建筑群的能量管理平台通过对用能设备系统的能耗计量、分析、诊断和决策,达到降低能耗和优化控制管理的目的。
应用业务层次,前者为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和采集分析,用能基准集散;后者为数据采集、统计与分析、用能设备和系统诊断、控制优化。
采集数据类型,前者数据类别由分项计量导则规定,类型相对较少,只有电、水、油、气;后者则包含冷量、被控设备的状态和参数,数据类型较多,可以进行能效分析。采集的频度也不一样,现在我们的世界平台都要求一个小时,对能量管理平台可能是一分钟到五分钟之间。
第六,分布式微能源。
我们现在二氧化碳排放在全球20%,好像是欧洲加起来还没我们多,所以今后的能源分布会有所改变,我们现在都是集中式的能源。世界上怎么样,比如说欧洲是绿色做得比较好,丹麦分布式占60%,荷兰占50%,美国虽然以集中能源为主,但是他在海外的军事基地,必须要有分布式的微能源。分布式的能源不需要探索,比较可靠。需要研究的技术,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燃料电池、微型蒸汽机,微型水轮机和微型抽水蓄电站,太阳能发电和太阳热发电,风能、余热制冷系统、热泵、能量回收系统。还有分布式能源无人值守、分布式能源与建筑载体,分布式能源联合控制、智能电网技术、信息化计量与结算,多种能源整合优化,分布式能与交通系统整合,分布式能源与大棚技术,蓄能技术。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