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广州站的活动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本届峰会广州站分为A、B两场,A场主题为“智能建筑技术趋势论坛”,将由著名专家、知名品牌分别围绕现今的智能建筑创新技术与应用作精彩演讲,同时一起展望智能建筑新趋势与发展前景。
耐克森高级产品工程师王君原
下面是耐克森高级产品工程师王君原先生精彩演讲实录:
刚才的演讲中,已经提到了我们在未来的方向,就是智能建筑,依托智能建筑智慧城市以及移动互联网两大中心作为发展的契机而引起产业的革命,在这个伟大的宏图中,我们也会发现,智能建筑作为智慧城市最基础的一个单元,它的功能将直接决定了智慧城市发展的道路是否平坦。在智能建筑内部,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系统,刚才我如果没有技措的话,赵老师说到,有25个与智能建筑相关的系统存在于我们每一栋建筑中,并且在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细分的一些系统融汇到整个智能建筑的大蓝图中,但是我们必须发现,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整个系统都依靠了一个关键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如何来解决数据的传输以及数据的存储,在这一点上,其实综合布线一直作为基础的架构承载着这样的使命。我们不禁要问,智能建筑已经发展到如此庞大的一个规模,那么布线在这两年似乎整个行业的声音已经趋微,不像前两年布线系统化有新的技术,每年都会产生新的技术,但是这两年大家发现,布线的整个行业似乎新的技术没有像之前那么迅猛的来到,大家不禁要思考这是为什么?其实如果我们去细究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布线的技术依然在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的扩大以及市场的成熟化,对于另一方面,布线做出另外一个焦点,这就是布线设计以及布线施工的标准化。布线设计和布线施工的标准化,它所依托的是什么?它所依托的是标准化的组织给予我们各类的标准,我相如果各类在座的同仁,如果接触过布线,一定听说过TIA568以及国标5033标准,也有部分人知道ISO11801标准,这些标准在20几年前,引导了布线向成熟化市场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单有508,单有11801,似乎已经无法满足我们日益细化的行业的趋势,于是在这两年,我们刚才所提到的ISO标准,它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将与布线相关的其他的一些特殊建筑的标准整合到了一起,从这一张PPT上可以看到,这一些标准分别是11801,这个我们相当熟悉,是针对布线通用及办公室的标准,可能大家不太熟悉的是什么?24702针对工业布线的标准,15018针对家用布线的标准,24764针对于数据中心的标准,同样还有针对于现阶段比较流行的分布式服务以及移动设备的物联网的标准。
ISO做了一件看似简单的事,它把以上所提到的这样的标准整合成了新的ISO11801,也就意味着今后如果各位参照综合布线的标准,就不需要再去想我拿到一栋建筑,我这栋建筑是医疗行业,我这栋建筑是厂房,我应该参照11801的标准,还是有其他的标准给我引导,这一些ISO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你只需要参照11801,然后翻到相应章节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答案。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把之前已经发布的五大标准加上未发布的一大标准整合成ISO11801这一套标准,他带来的一个影响是什么?意味着未来在每两年或者三年ISO所召开的标准的更新会上,就不需要单独的再为每一个标准做一个修订,一旦有新的技术,有新的规范产生时,直接可以应用到ISO标准。我们就来细看一下,这一些标准对于我们不同的建筑类型,有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比如说办公楼,办公楼来说,更多的趋势是由以太网供电所引导出的对于分布式的系统供电以及数据采集的趋势,所以说我们在办公楼里面,就会着重未来区域布线以及以太网供电对它带来的影响。第二点,针对工业来说,由于整个工业建筑,它的环境导致了工业所采用的布线的产品以及布线的设计,会是一套相当独立、独特的设计方案,这里更强调的是,对于干扰的一个抵抗,以及对于环境带来的影响,比如说腐蚀性、防尘防水,在这里就是一个IP的解决方案,这里所谓的IP就是针对于应用环境的抵御能力。
page
针对家居,我们在今天另一个会场,有很多的厂商提到了智能家居这样一个热门的话题,智能家居的引入无疑带来了对于家居布线格局的改变,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于无线网以及对于多媒体的支持,同样医院,大家做过很多的医院,我们现在的医改风风火火,绝大多数的医院已经完成了针对于它的第一次基础设施的翻新,在医院里,我们会看到各个不同的医院的功能区都会有它不一样的对于布线的需求,我们这里仅提两点,医院可能会在部分区域需要用到屏蔽已经光纤到桌面的应用,当然我们在工业里所提到的IP的解决方案,在医院希望里同样适用,比如说考虑到医院内部有一些隔离区域,这些隔离区域需要跟外部完全隔离,如果采用标准的布线的方式一定是无法满足的,这时候就需要采用防晶透式的IP解决方案,为医院部分功能做特制的规划。当然有我们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对于智慧诚实的推动,它的重要性无需我在这边赘述,数据中心所需要采用的方案一定是一个高速的、高密度的以及灵活拓展的解决方案,才能满足数据中心日益增大的对于带宽的需求以及对于能耗、绿色环保的需求。当然以上所说的,是ISO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其实我们在国标内部,智能建筑设计规范早已经将智能建筑细分为了十大类,就是我们常称的十大类建设类型,以下我描述了十大类建筑类型的简单的一个划分,分别是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体育建筑、媒体建筑、学校建筑、住宅建筑、交通建筑、工业建筑,国标里这样的建筑类型,这样的适用标准都有了明确的规定,我在这边只是作为一个目录,其实我们的国标已经将建筑类型的细分做得比较完善了,大家只要依照标准去实现自己的设计,就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的是,影响智能建筑发展一个比较热门的技术,就是以太网供电技术。这个技术其实已经成立并发展了许多年,我们从第一代的POE发展到第二代PO宜家(音),已经可以实现智能建筑内部系统连接的功能,但是这远远不够,我们展望未来,未来以太网供电有更大规模、更宏远的发展。下一代以太网的供电标准,预计在今后两年内,我们就会得到一种更强大的以太网供电标准,这种以太网供电标准,我们设想今后所有的智能化系统的终端设备都可以通过以太网供电,都可以通过综合布线进行整个管网。
另外是智能建筑内部所引起大家关注的另一个热点,就是无线网的应用。我这边借用现在比较热的一个企业小米的一张图,这张图是摘自小米路由器的官网,它已经给大家指向比较理想化的未来,你需要一个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这个智能家居控制中心,除了提到的智能照片、智能监控以外,我相信未来还能做很多事情,但是我可惜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只能给大家提一下。这也是一个比较宏远的前景,它所采用的技术是什么?目前采用的技术是采用无线网络IP技术实现控制,当然可能业界的各位同仁比我更清楚,还有其他的一些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通讯。
我们谈到既然有以太网供电,既然有无线网,可以实现对于智能建筑的整合,那么我们的布线系统,同样也会关注到这一点,这也就是根据提到的ISO,除了整合前面五个希望标准以外,还额外提出一个新的标准,这个标准列在ISO里作为第六个部分,就是分布式楼宇服务,说穿了就是采用蜂窝状的布线方式,去实现对于未来智能化系统设备接入所带来的一个接入点的问题。通过蜂窝状的服务端口的设计,我们就可以使得布线对未来需要提供连接的设备提供了端口。在这里,我仅提两点,在实现这一功能之前,我们要进行设计,必须要考虑到你的布线系统是否能满足未来以太网供电最新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辐射环境以及辐射距离对它所产生的影响。
这一张图是今天我必须要讲的一个比较重点的图,我们刚才所提到的这样一些ISO标准,主要是建立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置上,但是大家如果仔细想一下,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已经轻车熟路,哪一块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就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完成后,它的施工以及用户的管理,我们一直苦于没有表现帮助我们掌握管理和施工,这个标准现在已经有了,就是ISO14763和ISO18589,14763它所存在的意义是指导我们的用户如何去进行项目的管理、项目的施工,直到最后项目落成后,用户如何去维护你的综合布线系统。因为说老实话,中国作为最大的智能建筑发展的区域,它已经不缺标准化的产品,但是它缺的是标准化的施工流程以及标准化的管理,ISO14763以及美国的TIA606这两个标准,提出了对于标准化管理的一些意见。我在这边提不是要教大家怎么施工,我仅提出可以通过更有效的方法实现对于智能建筑内部设备的管理,这个方法就是我们这个标题,智能基础设施的管理。
page
智能基础设施的管理就是AIM系统,这个AIM系统可以帮我们实现以下多个功能。自动记录通信基础设施的相应部件,提供完整的已联网的设备记录,辅助实现简单的故障排错,自动发现和记录已联网的终端设备,自动侦测AIM管理的跳接,可根据事件生成警报并自动更新存档。可自动生成关通信基础设施的报告,TIA942(数据中心设计标准)和ISO24764(ISO11801第五部分)所应用,因为对于三级和四级数据中心必须采用AIM。
标准出了一个方向,我们应该怎么做到?我们采用AIM系统的目的为了简化用户管理,简化用户管理的目标如何实现?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协助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点。
今天上午针对数据中心,各位专家谈的最大的焦点就是认为数据中心内部铜缆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必须采用光缆。是不是有了光缆后,我们的数据中心变得更快,其实这需要用实践证明的一个事实,在我们所看到的是,虽然我们有了最好光产品,有了最优秀的标准指导我们如何安装设计光缆路由,但是国内绝大多数的安装商、集成商对于光缆的安装以及光缆的测试,我相信是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在这里我不需要举太多的例子,我只需要提出由于对于带宽需求,推动光缆需求量增加,光缆作为主干、作为数据中心内部的传输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国内安装商对于光缆这一块的重视程度远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程度,这是一个矛盾。
光缆施工方法的规范性,还有待大家去认真的研究,认真的去执行。我们这里提到几点,第一点是对于光纤到桌面的项目,第二点对于数据中心高密度一些项目,这些要求施工方,要求业主对于光缆认真的去提高警觉,提高认识度,光缆并不是所想象中那么完美,我们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方法去实现光缆的安装以及光缆的维护,才能够达到我们所理想化的40G、100G、400G甚至未来更高的带宽。我这边选出两张图作为未来目标的展望,针对于高密度光缆跳接,应该如何跳、如何管?针对于大规模光缆布线,应该怎么设计桥架,这样的桥架设计,必须是采用到与铜缆隔离的设计方案,同时桥架应该选用内部光滑、特制的光纤桥,才能使用大面积光纤辐射的应用。
这几张图仅是一个小广告,耐克森的高密度的光纤系统产品,由图上可知,这五张图展示了几个方面,不仅从机柜的前端,它的高密度的插拔,以及机柜的后端,如何进行管理,这都是我们需要注意和思考的方面。与光缆相提并论的是高密度铜缆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其实早期在欧洲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户去节省大量现状安装的人口费用。因为大家都知道,欧洲的人工是很贵的,但是到了国内以后,反而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也就是由于一些工厂预组装的组件所带来的对于工厂定制化的产品,其实它可以实现标准化、高余量的结果,这个对于我们现在并未完全成熟的施工市场,其实是一个福音。
最后提一下数据中心,虽然数据中心这个话题从十年前开始提,已经提了十年,争论的焦点有很多,怎么样去设计,应该用POR还是EOR还是模块还是微模块,我只简单的概括两句话,这两句话在数据中心内部是正确的。第一句话是数据中心设计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条件下放更多的设备,这一句话可能我没有改过来,其实我跟用户去沟通了以后,我现在改变了这个想法,是在有限的条件下放之更多的计算能力,就不是更多的设备,你可以有很多的设备,但是这些设备未必能实现最后计算能力的提升。
第二句话需要支持未来带宽需求,这里有一个阶梯,从1G往10G的爬升,在很多的企业已经完成,有很多的企业正在完成,没有完成的企业未来必定要遇到这样的一个事情,10G往40G爬升,在进虫高端数据中心已经开始提上日程,未来40G到100G的爬升,已经有标准,已经有方案去实现,我相信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也一定会成为一个趋势。如何去实现它?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无法完善叙述,我只提出一点,尊重标准。对于铜缆布线,超6A是最底线的标准,也可以采用7A,甚至8A线缆,作为10G、40G铜缆的支持,对于10G、40G、甚至100G的支持,展望为,如果400G的情况下,可能就需要用到单模的光缆,这也是用户所考量的一个点之一。